紫外光廢氣處理設備利用高能紫外線(185nm/254nm)裂解有機污染物,并協同臭氧氧化,廣泛應用于噴涂、印刷、化工及餐飲油煙治理。然而在實際運行中,常因燈管老化、濕度干擾、風量失衡或維護缺失,出現凈化效率下降、異味反彈、設備過熱甚至臭氧超標等問題。科學排除紫外光廢氣處理設備故障現象,是保障系統長效穩定的關鍵。

問題一:處理后仍有明顯異味(凈化效率低)
原因:UV燈管衰減、廢氣濃度過高、停留時間不足或催化劑失活。
對策:
檢查UV燈管使用時長(壽命通常8000-12000小時),超期立即更換;
測量入口VOCs濃度,若遠超設計值(如>300mg/m2),需前置預處理(如活性炭吸附);
調整風機頻率,降低風量以延長廢氣在反應腔內停留時間(建議≥1.5秒);
若含光催化模塊(TiO2),定期用清水或稀酸清洗表面油污,恢復活性。
問題二:臭氧排放超標(刺激性氣味加重)
原因:185nm燈管過量產臭氧、尾端無臭氧分解裝置或風量過小導致臭氧累積。
對策:
在設備出口加裝臭氧催化分解層(如MnO2蜂窩體),將殘余O2分解為氧氣;
合理配置185nm與254nm燈管比例,避免過度產臭氧;
確保系統風量匹配,防止低風量下臭氧濃度過高;
定期檢測出口臭氧濃度(應<0.1ppm),符合《大氣污染物綜合排放標準》。
問題三:設備內部積油、結垢嚴重
原因:處理含油煙或高濕廢氣未設前置過濾,油污附著燈管與內壁。
對策:
增設高效除霧器+初效/中效過濾網,攔截液滴與顆粒物;
每月停機清潔反應腔,用無紡布蘸酒精擦拭UV燈管石英套管(斷電冷卻后操作);
對餐飲或噴涂行業,建議每周檢查過濾網,及時更換。
問題四:UV燈頻繁燒毀或啟動困難
原因:鎮流器故障、供電電壓不穩、燈管受潮或頻繁開關。
對策:
檢查專用電子鎮流器輸出是否正常;
加裝穩壓電源,避免電壓波動沖擊燈管;
確保設備密封良好,防止高濕氣體進入電氣倉;
避免短時反復啟停,單次運行建議≥30分鐘。